《楚天民報》2015年7月6日"沙市中學優秀教師風采"報道我校劉超老師
發表: 2015-07-06 17:14:28 瀏覽: 9526 次

讓學生釋放潛能,找到學習的金鑰匙
——記沙市中學高三(6)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劉超
民報記者 江漢 通訊員 高倫強
他是數學老師,善于激發學生學數學的潛能,讓不少 “學困戶”如醍醐灌頂,增強了學習興趣,數學學習有了不小的進步,從而促進了總體成績的提升。
他又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還善于做思想工作,讓他的班級成為一個積極上進、學習高效的集體。
他,就是沙市中學高三(6)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劉超。
教學有專攻:
因時施教因人施教
今年高考數學對多數學生而言,本身有一定難度。再加之在高考的大壓力下,特別是心理素質不好,不擅長做創新題的學生,可能就比較困難了。
但劉超班上的學生高考發揮還不錯。他帶的(6)班是一個平行班,23個學生總分過一本線,數學超過120分的有3人,超過100分的有24人,在今年湖北省高考數學中,這是了不起的成績。他教的另一個班,高三(10)班的數學成績,在同類班級中同樣名列前茅。
劉超說,其實高中數學并不可怕,學不好的學生,主要是對數學學習充滿畏懼心理。如果覺得學數學“難于上青天”,怕數學,那么,數學成績差就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劉超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玩的心態學數學。
他實行“因時施教法”,高中三年,他的教學方法各有不同。
在高一高二,他會讓班上的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編題,鞏固所學知識,熟練所學技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編的好題目會定期收集組成試卷,署上編題人或組的名字,供班級使用。學生樂于其中,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氛圍極為熱烈。
劉超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會帶著學生對題型進行歸納分類,對錯題進行整理重做,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如此一來,大多數學生都喜歡上數學,并通過數學學習激發潛能,找到學習的金鑰匙。
進入高三后,劉超的教學方法又進行了調整。他開始實行分層教學,但并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因材施教。他會督促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不一樣的學習目標。然后,他再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去進行指導,實行“菜單式”教學。這樣,每個學習都能最大化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爭做最好的自己。
管理會創新:
鼓勵激將法全用上
也許有人認為女老師當班主任,更會做思想工作。當然,女老師有女老師的優勢,但優秀的男班主任,管理起班級來,也不遜女班主任。
劉超管理班級時,首先會“約法三章”,比如教學區不得打手機等等,一些底線絕對不能碰。但更多時間,他會把道理講給學生聽,并為學生分析可能有的種種后果,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去判斷,然后自覺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方面,劉超也有著自己的經驗和作法,并屢試不爽。
他關注學生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是學生在學習中取得了進步,還是在活動中表現突出,他都會恰到好處地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知道,其實只要自己努力,啥事都能做好。
除了正面鼓勵,劉超偶爾還用用“激將法”,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有一名女學生,學習比較懶散,上課喜歡睡覺,但劉超通過分析這名學生高一高二幾次大型考試的成績,覺得她是有希望考上一本的。于是就經常找她談心,給予鼓勵和幫助,但收效甚微,后來劉超另辟蹊徑,不但不鼓勵這名學生,還將她的座位換到特殊位置,并且對她說:“劉老師很失望,你不可能考得上一本。”
為此,這名學生還哭了鼻子。但這種特殊方法用在特殊學生上,還蠻有效。這名學生哭過之后,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學習成績逐步提升。
今年高考,該學生超常發揮,總分超過一本線三十幾分,激動萬分地打電話感謝老師,說沒有老師的幫助,這樣的成績做夢都不敢想。
再過一個多月,劉超又該帶新一屆學生了。在教育戰線辛勤耘8年的他,又要開始新的期待。他希望用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潛能,為他們打開學習的金鑰匙;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和愛心,繼續為學生們點燃青春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