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教育理想的人們
——湖北省沙市中學優秀教育風采掠影② 三尺講臺,一片沃土,亦能耕耘未來的憧憬;三寸粉筆,一片赤誠,就能演繹多彩的人生!他們超越生存和生活,從生命的境界體認教師這份職業,于是,教書在他們眼中就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現象,教書過程就是一種獨特的生命過程,也許這就是詩意的教學!而他們就是一群追求詩意,鑄造教育理想的跋涉者!
(沙市中學 秦卓瓊)
不倦的奔跑者
——記省優秀教師、沙市中學生物老師張志禮 每每提及女婿,張志禮老師的岳母總是念叨:“是個忙人啊,從沒一個寒暑假呀!”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有時甚至連除夕之夜也放不下自己手頭的工作。教學、競賽、行政、家庭,張老師就像一個永不疲倦的磨盤轉動在生活的軸心上,樂此不疲!
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張志禮老師用不倦的追求、辛勤的耕耘溢滿了一條豐收的河流:1998年輔導范晶獲國家一等獎,2000年輔導杜沖獲得生物競賽國家一等獎,2001年輔導張黎、張舒獲獲得國家一等獎,2002年輔導方文雯獲國家一等獎, 2003年培養出全省高考理科狀元鄒怡蓉,另有五名學生進入清華、北大, 2005年張珂獲得生物競賽國家一等獎,并入省隊集訓,2008年輔導譚北慧等2人獲得國家一等獎,2011年輔導陳怡然、鄭孝天、鎮婭姝等六人榮獲生物奧賽全國一等獎,陳怡然即將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決賽……細數張老師沉甸甸的的豐碩的教學成果,我不由感慨:他有過多少思考?流過多少汗水?度過多少不眠之夜?
“只管走過去,不必逗留去采了花朵來保存,因為一路上的花朵自會開放”,無論是作為校級領導還是作為金牌教師,張老師總是低調的面對榮譽,高調的追求教學。在沙市中學校園里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他忙忙碌碌從不懈怠的身影,看到他開著私家車利用周末帶著學生參加考試,看到他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驗室一遍又一遍地聯系各大高校的教授,看到他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不斷創新課堂、創新訓練方法,看到在文化長廊里、銀杏樹下他以父愛的博大、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輕輕地撫平學生心靈的漣漪……
巾幗英雄
——記全國化學奧賽金牌輔導教師、沙市中學老師張俊 翻開張俊老師批閱的作業本,你會驚奇地發現,除了工整的點評、獎勵的紅勾,還有一道道細微的橫杠。別小瞧這一條條橫杠,對有些學生來說,一把叉就會使其喪失學習的信心,而一條條橫杠卻是撬起成功的杠桿。“愛,是一個個細節。”張老師如是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張俊老師擔任學校化學科奧賽主教練。1992年的全國初中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她嶄露頭角,她輔導的首屆學生取得驕人的成績,獲獎人數在全市處于絕對優勢,吳雙同學還獲得全省第一名。當市電視臺播出專訪節目后,引起了全市轟動。2003年,張俊老師再一次創造了奇跡:李超然同學初賽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獲得全國一等獎,決賽中獲金牌,并入選國家集訓隊,被保送北京大學化學系。2004年之后,在張俊老師的帶領下,又有5位教師被中國化學會授予“全國優秀奧賽輔導教師”的稱號,20位教師被湖北省化學競賽委員會授予“省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次次的成功,費盡了張老師的心血,為了讓學生保持對化學競賽的熱情,她總是事先制訂好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指導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按照競賽大綱要求,循序漸進,逐一落實。從2002年起,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擔任學校化學科奧賽輔導的老師們以對教育事業的赤膽忠誠,以對教學教研的嚴謹求實,以對育人成才的認真負責,贏得了屆屆競賽捷報頻傳的佳績。除李超然獲金牌外,另獲全國一等獎5人,全國二等獎26人,全國三等獎16人,省級獎勵達一百多人次。2006年,海光選同學又以荊州市第一名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
執著的朝圣者
——記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沙市中學習坎名師肖述友 “這歷來被認為是枯燥艱深的數學,怎么可以變得如此深入淺出!”“肖老師的數學課是一支悠揚的思辨的圓舞曲,能滿足我對數學的所有渴望。”學生們眉飛色舞地說。
從教二十多年來,憑著對教育的執著,肖老師培養出多位清華北大的高材生、二十多位國家競賽獎獲得者。僅2009屆學生就有8位獲國家一等獎、40多位國家二等獎,保送北大、交大、南洋理工7人、獲得北大、交大、北航等校加分資格的8人,而在2009年高考中他更是創造了他所帶的班一本51人的輝煌。
教師是永不疲倦的擺渡者,沒有最終的成功,只有不懈的追求。2011年肖老師所帶班級捷報頻傳:許可、鎮婭姝、黎小玄被保送新加坡,陳怡然、鄭孝天、鎮婭姝等六人榮獲生物奧賽全國一等獎,陳怡然即將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決賽,數理化生高二奧賽獲國家二等獎8人,三等獎17人……
在他眼中,做教師不能只滿足課堂教學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滿足教材知識的挖透吃深,更要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要勇敢的成為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師,要從平面的教書匠變為立體的教師。
“用真誠和愛心對待朋友,以艱辛工作換取心地踏實,以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為最大的欣慰。”肖述友老師以敞亮的智慧和真誠的秉性詮釋著教育,他就像天空的一片彩云,永不停息的追逐著心中的那輪明月。
物理魔法師
——記全國物理奧賽優秀教練、沙市中學習坎名師張典松 走近張典松老師,你能感受到一名物理教師的嚴謹規范、細致入微;然而,給你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他像一位魔法師——在教學中,將那些深奧的物理題目略施魔法,立刻能讓這些題目通俗易懂;在育人時,關照學生的生命態度;在師德修養上,彰顯出了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
從2006年開始從事物理奧賽的輔導和培訓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楊曼達、石瀚文兩位同學獲賽區國家級一等獎;石瀚文同學進入冬令營獲全國決賽銀獎并保送北京大學:09年高考又有物理競賽組的楊曼達、淡洋、余武三位同學考入北大、清華。張典松老師就像一個魔法師,將那些深奧的物理問題,輕輕點化,略施魔法,立刻變得通俗易懂。他還堅持科研興教,有多篇論文刊載在國家級中等教育核心期刊上。
以澄澈之心求灑脫之態,于煩瑣事外求自由寧靜。張老師沉默的背影、執著的探求詮釋著教育的真諦。
追尋教師的幸福
——記省優秀教師、沙市中學習坎名師吳本萍 “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她恰是柔媚而不失堅韌的水波,春雨潤物般的沁潤著學生們的心田。她就是湖北省優秀教師、沙市中學習坎名師吳本萍。
在十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以一個先進教育,教學思想吸納者的姿態,堅持學習,注重探索,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她曾先后榮獲“湖北省優秀英語教師”、“荊州市首屆骨干教師”、“荊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校優秀班主任”、“校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在工作之余,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堅持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總結和反思,撰寫并發表了多篇論文,主編、參編了多種英語教學系列叢書,認真組織并悉心指導學生參加英語競賽活動,所帶班級先后有二十多位學生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全國一、二、三等獎。
吳老師將自己的教育目標定位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而教,用發展的眼光欣賞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身心地致力于培養“優異的學生”。作為骨干教師,吳老師常常擔任高三的教學重任,她每次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自己的精力,投入自己的愛。她清楚地記得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習慣,清楚地記得每個學生的優勢和劣勢,并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弱項進行個別強化訓練。在高三的培優工作中,本可以一次性進行輔導的吳老師為了有更好的效果而把學生分成了三批。在她心中,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