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第16周國旗下講話]關于讀書
作者/來源: 高二(12)班 郭松坪 發表: 2012-05-21 10:07:50 瀏覽: 13066 次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關于讀書”。
談起讀書,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你是否把書籍當做自己的朋友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文明的不斷進步,書記作為一種傳播知識的工具被廣泛應用,我們已經無法離開它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各種書籍,人們根據需要選購這些“精神食糧”。莎士比亞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當然,這里所指自然是健康的書,因為只有好書才能給人以知識、力量,才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在文學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轉瞬即逝的事物在文字里被收藏,可以看到晝夜流動的時間在文字里停滯,甚至能聽到生活中不曾聽到的紅塵嘈雜,聽到他人掩藏在心底里疼痛的呻吟,或者喜悅的歡呼。
千萬不要認為讀那些與自己專業無關緊要的書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只一味鉆研一門學問,他的工作效率是不會高的。正如學生只學語文和數學,便覺得單調、枯燥,易生厭煩之心。一個人的心情不好,他做事的精力就不會集中,勢必影響工作學習。正如吃飯一樣,不單單吃飯還要吃菜,這樣吃起來才會有滋味。所以,倘若在工作、學習閑暇之時,看看其他書籍,既增加了趣味,又增長了知識,更主要的是會大大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所以博覽群書可以促進工作學習。
高爾基說過“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的更多,知道一切”。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義,而短暫的幾十載,應該怎樣度過才能讓人生更有意義呢?當然要通過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的朋友,他會給我們指明方向,然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丁也曾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知識,當然不僅指專業知識,所有有利于社會進步的知識都值得人們學習、借鑒。在學校,有的同學只是埋頭讀書本知識,而對于課外書一概不知,當他抬起頭時,發現這個世界已變得讓他難以辨認,自己學過的知識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陷于困惑。而博覽群書則會彌補其不足。所以,博覽群書,使人內涵豐富,生活自信。
讀書更能讓人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有一段時間,總感到莫名其妙的煩躁。總是容易為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而神傷,任由煩惱發酵成消沉的病毒。常常一遍遍問自己人生的意義為何,有時甚至會因受了不大不小的委屈而覺得生命對我而言是種浪費。但當我看到有關蝴蝶的一本書時,觀點改變了。有一本書介紹說蝴蝶的生命是很短暫的,它必須從蟲化為蛹,再由蛹蛻為蝶。而這段過程幾乎占據了它所有的時光。真正為蝶,只有一天時間。在這一天里,它還必須找到配偶,生下上百個受精卵,直至死去。他們把自己執著生活的信念和勇氣都傳下去了,所以它們能夠瞑目。它們對生命的向往有著不同于人類的理解和執著。就是這種執著,令他們如殉者般一只又一只拜倒于生命的神壇前,義無反顧。
蝶尤如此,人何以堪?當蝶在絕望的祈求生命的施舍時,我卻一邊無所事事,一邊否定生命的價值。當它再也不能看到清晨的露珠,不可能扇動它精致的雙翼,不可能延續著它的生命、它的信仰的后代時,我卻硬生生的把身邊的一切都抹上黯然的灰色。這對生命而言,難道不是一種褻瀆嗎?保爾有句話:“人,應該好好地活”。是的,要好好的活,活出我青春的絢麗多姿和生命的五彩紛呈;要好好的活,去細細體會成長帶給我的千般滋味;要好好的活,去不懈攀登夢想的高峰。
是書告訴我們,只要自己不否定自己,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否定你;是書告訴我們,太陽依然燦爛,地球依然轉動,要開心的過好每一天;是書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珍惜跟同學、老師、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天,用心對待生活。
既然書的作用那么多,給人以精神的鼓舞,所以要多讀書哦,感受那字里行間的哲理詩情,讓書香溢滿整個校園,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校園讀書節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