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史

方雅馨 本課程以數學史和數學家故事為核心,帶學生穿梭于數學發展的漫漫長河,領略數學思想的演變與數學家們的智慧光芒,激發對數學的熱愛與探索精神。
一、課程目標
知識掌握:學生能夠系統了解數學發展的重要階段,熟知關鍵數學理論的誕生背景,牢記著名數學家的主要成就。
思維培養:通過分析數學史上的難題攻克過程,培養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創新思維,學會從數學史中汲取解決問題的思路。
興趣激發:點燃學生對數學史的濃厚興趣,激勵他們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文化魅力,增強對數學學科的認同感。
二、課程內容
數學起源與早期發展:講述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中的數學雛形,如古埃及用于丈量土地的幾何知識,古巴比倫的六十進制計數法。分享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運用數學計算角度和邊長的故事,了解早期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介紹古希臘數學家的傳奇故事與杰出貢獻,像畢達哥拉斯發現勾股定理及其學派的神秘數學信仰;阿基米德在浮力定律和杠桿原理上的偉大發現。探討中國古代《九章算術》中的經典數學問題及解法,感受古代東方數學的獨特智慧。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數學:講述斐波那契通過兔子繁殖問題引出斐波那契數列,以及該數列在自然界和藝術領域的奇妙體現;講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運用數學透視原理讓畫作呈現立體感的實例,體會數學與藝術的交融。
近現代數學的突破與發展:闡述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的靈感來源與過程;牛頓和萊布尼茨關于微積分發明權的爭論,以及微積分對科學發展的深遠影響;伽羅瓦在群論上的開創性工作,了解近現代數學如何推動科學技術的巨大變革。
三、授課形式
理論課+線上觀影
四、結課方式
攥寫心得小論文(800字左右)
五、課程人數
35人
六、授課教師
方雅馨
七、上課地點
高一教學樓402教室